当前位置:首页 股票学习 正文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全球大通胀愈演愈烈中国还能否“独善其身”?

laughing168 2022年02月19日 1304 0

全球通胀愈演愈烈,而中国CPI通胀却保持低位,直接原因就是构成不同。疫情过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创历史新高。1月份美国CPI升至7.5%,中国CPI回落至0.9%。中美两国CPI通胀的巨大反差,直接原因是两国CPI构成和主导因素的不同趋势。能源相关和住房是美国CPI的主要权重项目,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涨幅居前。而猪肉和服务价格是中国CPI的主要拖累。虽然住房在中国CPI中的权重不低,但波动很小。

中美CPI通胀差异的根源在于经济需求的“错位”和供给影响的差异。美国货币的“大放钱”和“撒钱”,使居民收入不降反升,消费需求旺盛;中国的政策相对克制,优先保障民生和生产,消费,尤其是线下活动相关的消费,一定程度上受到需求下降和场景缺失的抑制。此外,与海外国家不同,中国对电力、天然气等民生物资采取了严格的限价措施,对CPI影响较大的猪价也明显受到大量供应的拖累。

随着生猪供应的明确,新一轮猪周期将重启,或加速“低通胀”的结束。非洲猪瘟发生后,生猪养殖成本大幅上升,行业资本支出急剧膨胀,导致养殖企业亏损持续时间更长,亏损范围更大。新冠肺炎疫情后,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猪肉需求减弱,进一步加大了生猪出栏压力,这意味着此轮生猪出栏将更加“惨烈”。但一旦出清,幸存的农户有更强的提价动力;如果边际需求改善,猪价弹性可能更大。

  

能源成本持续高企,可能进一步强化成本端压力的意义。前期,原材料成本压力持续明显,部分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低的耐用品明显上涨,交通燃料、家用电器等CPI分项屡创新高。在煤炭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下,各地相继上调工商业电价,不少地区高峰时段上浮幅度超过50%;同时,随着海外疫情防控的释放,原油需求增加,但供给弹性有限,或油价维持高位,进一步推高成本端压力。

  

随着场景修复,消费需求抑制或削弱了通胀,甚至成为通胀的重要“推手”。目前消费不足不仅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的拖累,还与疫情反复、消费场景缺乏密切相关,尤其是对消费有很大拖累的社会群体。随着疫情防控越来越精准,微观主体应对越来越冷静,疫情对线下活动的反复干扰趋于减弱,消费场景正在逐步修复。如果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场景还原带动的需求会有所改善或者更加明显。

展望未来,CPI通胀阶段超预期,可能是下半年的潜在风险。供需变化导致的“猪油共振”、成本端压力加速、服务需求修复带动的“补偿性”涨价,都可能是通胀超预期的重要“推手”。中性情景下,CPI通胀率可能从2月份开始逐步回升,三季度升至2.5%以上,达到年内高点3%;在悲观情景下,CPI通胀率可能在年中升至3%以上,这可能进一步制约货币政策。

本文地址: http://www.fadun365.com/jinrong/105479.html

文章来源:laughing16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置顶
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