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股票学习 正文

参加过总理座谈会的七位首席经济学家讲2022年局势

laughing168 2022年02月10日 156 0

2022年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人大重阳)主办的2022年度宏观形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参加过总理座谈会的7位首席经济学家谈到了2022年的情况。

通过本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意见和信息仅供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的陕西聚丰投资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丰投资”)特定客户参考。由于该微信官方账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如果您不是巨峰投资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不要订阅、接收或使用该微信官方账号中的任何信息。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2022年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人大重阳)主办的2022年度宏观形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竞争·前瞻·发现:2022年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先后举办了“ESG在中国”“发现中国价值”“2022年投资机会”三个分论坛。原国家统计局局长、巨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朱,出席总理座谈会的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朱,广发证券000776首席经济学家沈),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长江证券00783首席经济学家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齐聚一堂。在巨峰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振新的主持下,全国人大代表重阳君将七位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整理如下,与读者分享。

朱振新(主持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022年的经济与市场”。2008年之后,我们看到市场连续暴跌。有人说是我从去年冠军基金经理那里买的。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为我创造了90%的年化收入。为什么2008年下降到14%?事实上,我们是在投资宏观环境。虽然微观环境有所不同,但宏观环境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所以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今年我们必须接受的宏观环境和宏观趋势。202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仅为4%。我想问问老师们对4%的数据怎么看。是否跌破政策底线,是否会导致政策端出现一些明显变化?

邱晓华:从去年和前年的数据来看,我觉得GDP增速还是在5%左右,没有完全的起伏趋势。但是从一年的角度来看,高点到低点是一个信号,所以我更关注4%的低点,因为不是所谓的时间点,而是更多的是从18%到4%。虽然大家都说有基地,反正。

当前,中国正迈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共同富裕的新阶段、风险化解的新阶段。因此,投资的主题是把握创新、绿色、共同富裕、防范风险,这是四个关键的大趋势,跟风没有错。

朱:我们普遍预测,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仍将在5.3%左右。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与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相比,刚刚提到的经济状况本身在12月份已经从底部有所改善。此外,政策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基础设施的金融政策将得到加强,因此将在第一季度得到体现。结合政策调整和经济本身自下而上的回暖状态,预计2022年一季度在5.3%左右。

我对2022年的整体经济形势比较乐观,因为逻辑是这样的。从每年来看,当经济增长实际弱于预期时,政策实际上会明显加强。虽然目前的情况与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不太一样,但如果慢慢从悲观转为乐观,就有点类似了。因为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大家普遍比较悲观。相反,现在政策明显加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感觉经济正在从一个相对较差的水平上逐渐向上移动,这种变化实际上对市场更有利。此外,政策力度较大,在流动性和各方面仍相对支持。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认为对市场是有利的。此外,从成本来看,通胀压力仍然很大,主要受益的可能是上游原材料等领域。此外,还将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本身的改革。我认为这两点,一是来自政策和基本面,二是来自市场改革的推动,我们认为今年还是比较乐观的。

李迅雷:我想从整体来看,恐怕会下降。我觉得下跌还是有惯性的。毕竟我们的政策已经出台了,但是还是滞后。从四季度的情况来看,下降还是相当明显的。我认为第一季度应该还会下跌。我觉得整个经济的判断可能是先低后高。第一季度经济下滑问题不大,因为第一季度占整个第四季度GDP的比重比较小。我认为实现目标的任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关键是如何提高质量,如何扩大内需。这一点非常重要。

关于2022年的资产投资,因为经济不确定,更不用说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更大。从大逻辑来看,房地产的大转折肯定已经出现了。现在,即使有最有力的政策,房地产也很难回到过去。因此,从大规模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减少房地产。预计2022年将是人口下降的第一年,城市化进程也在放缓。第二,在债券市场,在美国加息的背景下,即使国内利率降低,对债券利率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我觉得如果上半年有利率债这样的机会,下半年可能就没有什么机会了。信用优先,未来几年,可能进入连续打雷闪电阶段。我们今年会继续看好港股,因为两个市场巨大的价差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们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会越来越高。

去年,香港股市也受到美中证券交易所的影响。还有政策因素,对教育、医疗、互联网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果做今年的修正,这个负面因素今年可能会消化掉。整体来看,去年港股全球跌幅最大,今年可能出现均值回归,长期来看还是没问题的。

我对a股市场有两点担忧。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今年流入a股市场的外资净流入是否会减少。其次,2020年和2021年,国内银行理财资金连续两年向资本市场转移,a股市场依然相当明显,这说明公募和私募整体净值规模连续两年大幅增长。经过这两年的大幅增长,去年刺激了战前效应,今年增速会放缓吗?长期来看,我看好资本市场,但感觉今年可能没有过去两年那么热闹,指数在窄幅波动。在今年的二十大上,我能清晰地看到底线,对上涨幅度也更加谨慎。机会仍然是投资于净回报的结构性方面和一些高增长方面。看来在资金总量不会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关注那些与内需相关的大消费,与高技术、高质量相关的自主创新企业,以及这些与投资、双碳经济、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谢谢你

沈:我觉得基本上2022年这种情况可能不是短期现象。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的意思是,发达国家更应该担心通胀的压力,新兴市场更应该担心经济放缓的压力。主要原因是,当发达国家开始消除流程流动性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有消除产能的压力。两者之间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形成自循环。我们的产能消耗不再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和出口,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然而,从全球角度来看,美联储的政策已经收紧。现在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四次。我有疑问。我认为美国经济无法承受如此快速的加息。其实这是一个过程。可能美国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我们的房地产政策也可能面临这样的重复。最终,谁能解决全球增长主导的问题,就会让货币政策更加积极。

关于2022年的最佳投资,我想补充两点。第一点,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的股市通常都是承压的。美联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始减少购买资产,甚至减少资产负债表,这是2013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和资产负债表规模,一年内对新兴市场股市造成一定压力,平均降幅约8%。第二,2015年美联储开始加息时,对全球资产来说是一个相对有利的结果,因为美联储加息基本上确认了全球经济复苏。这一次和上一次的最大区别是可以在一年内完成从降低资产购买规模到降低资产规模再到提高利率,所以我认为规模降低本身对新兴市场是有压力的。如果通胀迫使利率加速上升,将对全球流动性造成压力,包括资金回流,这可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其次,现阶段,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还是认为应该树立减值资产和增值资产的概念。有一种资产倾向于减值。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我认为这与过去不同。另一类当然是增值资产,包括双循环相关的创新资产,长期来看肯定是增值的。波动当然是一个投资机会,所以减值资产的反向上涨就是一个减值的机会,所以我建议投资者在头脑中做出这样的区分,然后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

卢婷:从基数来看,中国出口的全球出口已经从14.5%增长到18%。有这么高的基数背景,高增长的可能性真的比较小。另一方面,除了美联储会收缩政策、增加补贴之外,重要的是疫情已经结束。事实上,许多国家正在将其消费结构从商品转向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可能受益不多。中国的出口主要依靠商品出口。商品出口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是耐用品。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国家的家庭购买了大量的耐用品。耐用品的特点是耐用,这对于中国的出口也有一定的劣势。还有一些其他有争议的因素,那就是全球供应链。其实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因为全球供应链的问题,很多中间环节都增加了库存,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在缓解疫情、完善供应链的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世界中间产品的库存会下降,这个过程也会让中国的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美国港口的100多艘集装箱船突然开始卸货,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实际上会下降,所以这也是我们未来几个月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刚才有几个人对主要资产类别描述的很详细,我在这里基本同意。我想补充两点:第一,从外汇角度来看,我认为人民币近期没有升值空间,甚至有小幅贬值,但空间很小,这对于大规模资产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会加大购汇力度,这也可以部分推高美元价值,压低人民币价值,有助于我们的出口,同时有助于释放流动性。其次,关于房地产,我认为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特别是疫情的刺激,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价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从今年到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一批二线城市的房价绝对值下降,但对于一些一线城市来说,这个周期过后房价可能不会进一步下跌甚至上涨,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方面。

我想总结三句话。一是要正确认识今天的下行压力。二是注意防范风险。第三,注意挖掘机会,因为在今年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有特别好的标的,而且价格处于特别合理的位置,所以是长期布局的最佳时机。

吴歌:我想大家都在说抓问题,就是说从微观看宏观,我们认为一个经济体一定要靠抓手,你的消费力和投资力在哪里?一方面如果消费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不投机,基础设施投资考虑到政府隐性债务的压力,老百姓603883)我们看宏观真的看不到抓地力,如果说今年出口会下降,那我们环顾四周也看不到抓地力,这也是我们刚才讲的。即使政策制定者不断发表意见,但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反应不那么强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宏观到宏观,我觉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需要讲抓,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什么不需要考虑抓呢?想想看,这半年我们的房地产是怎么下来的?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人们对房贷的需求,在去年7、8月份之后,明显感觉到房贷流量不够。就开发商而言,当然有很多过去长期经营有问题的个体企业,或者一些房地产经营模式,但客观来说,监管政策完善后,现金流明显下降也是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认为房地产需要钱吗?我相信,给普通人钱,只是需要的东西还存在,或者给一些有头部风险的企业,还是需要存在的。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从资本价格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需要钱吗?肯定是需要的,紧迫性一定比其他领域更强。内部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相差巨大,说明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是巨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可以不要求抓手,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打开货币的总闸门,资本的价格就会相应降低,容量就会扩大。过了一定时间,很多东西自然会打开。

然而,这种开放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早期我们看到社会融合的结构,经常看到数据。如果不进入中长期投资,就是在玩票据,因为票据代表了我们预期的短期和悲观。但是,如果我们观察历史,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票据的冲动达到一定程度,票据的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我们可以看到票据本身的长期贷款和社会融合的领先指标。根据这个指标,钱很聪明,钱会去最想要的地方。如果我们真的是相对市场经济的信徒,我们真的不用担心钱会流向哪里,所以有时候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但主流的货币政策仍然是总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总闸门来看,可以进一步降低资金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匹配整个企业的利润,进一步放开货币的增速。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供给也可以创造需求,更不用说中国确实是一个缺钱的经济体。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政策的操作数量和价格上进一步努力。

钟:为什么中外货币政策有显著差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知道去年我们的CPI和PPI也是倒挂的,但是拉动PPI的很多因素都是国内定价的商品,比如黑色商品的价格。我刚才讲原油的时候,原油确实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价格不确定性,但是和2021年相比,现在黑色商品已经明显下降了。总体来看,PPI大幅回落的趋势,无论是从基本原因还是新的涨价因素来看,基本都是比较确定的,而CPI只是一个温和的上升趋势,所以今年的CPI和PPI仍然是显著或收敛的。

此外,为何两国债券利率走势出现分化?我想两国的每个人都特别关注中美贸易逆差的因素。事实上,中国也曾出现过美联储政策收紧、中国政策放松的情况。比如当中国增长势头放缓,或者中国因为监管问题带来风险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在松动,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确实会看到人民币资产会受到冲击。然而,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存在中美逆差,经验预警值在80BP左右,现在中美逆差的位置远高于经验临界值,也就是说还是有很好的护城河的。况且人民币汇率市场普遍认为有点高,所以人民币汇率也可以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两边债券市场的走势出现了分化,与此有关。

最后我也有一句话,响应号召,做好防护。这是2022年所有想象和欣赏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对大家发自内心的祝福。

陕西巨峰投资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峰投资信息有限公司)所产生的所有内容和意见,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熟知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都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能在了解研究报告中相关标的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巨头谷制作的内容只是对部分相关课题研究报告的引用或复述。由于技术或其他客观条件,不可能同时提供各种意见形成的假设和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仅供投资者参考,投资者不应依赖。任何人都不应将巨峰投资咨询产品中包含的信息、意见和数据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巨峰投资咨询发布的信息、意见和数据,在其所依据的研究报告发布之日后,可能因情况变化或其他因素而不再准确或无效。巨峰投资咨询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和数据。巨峰投资咨询产品或意见中的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公司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巨头股所表达的内容信息或意见不构成本次证券交易的操作建议。

本文地址: http://www.fadun365.com/jinrong/105042.html

文章来源:laughing16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置顶
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