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资讯 正文

1990年股票怎么开户(1995年股票开户)

laughing168 2022年01月29日 127 0

来源:郭盛证券

自20世纪60年代台湾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台湾省股票市场从无到有,跌宕起伏,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成熟市场。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省股市经历了起步阶段的“蛮荒时代”,见证了“四小龙”时代的辉煌。回望过去,80年代“炒股热”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带来的深刻影响依然记忆犹新。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一步步回顾台湾省股市变迁的伟大历史,一方面探索东亚股市的命运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当前的a股市场提供参考。

一、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台湾省股市的起步阶段

1.1。生于“土改”,长于“蛮荒时代”

20世纪50年代,“土改”催生了台湾省股市。台湾省股票最早诞生于台湾省当局的土地政策改革。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省后,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恢复经济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土地改革。在土改中,政府以30%的份额分配和70%的实物土地债券对被强制征用的土地进行补偿,导致了最初对证券流通和交易的需求。发行的股票数量增加到5亿多股,叠加了当时发行的大量债券。早期的“场外交易”模式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成为台湾省证券市场的雏形。

战后,台湾省“以农养工”,经济逐渐进入工业化准备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的援助下,台湾省逐渐解决了岛上的供需矛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但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赤字严重,外汇短缺。在此背景下,当局和政府提出“以农养工”的发展方针,持续深化土地改革。到50年代末,粮食问题基本解决,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轻工业逐步培育成熟,基本实现了日用品进口替代。随后台湾省经济进入工业化准备阶段,为后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台湾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股市发展缓慢,整个60年代基本处于“蛮荒时代”。到20世纪50年代末,台湾省证券数量和发行规模扩大,岛内证券交易亟待规范。1954年1月和1957年7月,台湾省当局先后颁布和修订了《台湾省证券公司管理办法》,随后在美国专家的协助下,于1960年9月成立了政权管理委员会,并于次年推出了《证券公司管理办法》。1962年2月9日,随着台湾省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台湾省证券市场才真正建立起来。但台湾省股市成立初期,只有1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仅约68亿新台币,流动性严重不足,年换手率甚至不足10%。到1969年底,上市公司只有42家,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整个60年代,台湾省股市以大股东为主,股价剧烈波动,常被嘲讽为“蛮荒时代”。

实体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起飞,但股票市场的发展落后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省进入产业腾飞阶段,实体经济跃居亚洲“四小龙”。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岛上市场总需求有限,前期积累的农产品和轻工业产能逐渐趋于饱和。在此背景下,台湾省开始寻求模式转型,实施外向型发展政策。20世纪60年代,恰逢战后全球经济的共振和繁荣。一方面,外需持续扩大;另一方面,西方发达经济体开始配置全球产业链,使得台湾省经济迅速融入世界发展大潮。随着外需和加工贸易的繁荣,中国台湾省在六七十年代进入工业腾飞阶段,与香港、韩国、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

证券交易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证券市场发展逐步规范化。为了规范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台湾省当局于1968年4月颁布了《证券交易法》,有效地限制了对股票市场的操纵,为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相关政策的实施也推动了1969-1970年台湾省股指的小幅上涨。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1966年的台湾加权股价指数已经成熟,市场逐渐规范。1972年初,台湾省股市经过长期低迷后开始上涨,量价连续两年上涨。1973年底,台湾省股指一举站上514点。在初始低基数的基础上,这两年年均复合涨幅达到95%左右,实现了股市成立以来的首次突破性增长。

然而,受外部冲击和金融改革滞后的影响,台湾省股市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经历了长时间的波动和调整。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外需减弱,近两年的短期牛市被迫暂停。为应对股市下跌,台湾省监管部门出台了《信用机构办理证券融资融券业务暂行办法》,即单向融资和禁止融资融券,又称“跛脚信用交易制度”,但最终未能挽回股市下跌带来的这种系统性影响。经过两年的震荡调整,1976年台湾省当局的货币市场化开始运作,允许其交易利率不受央行控制,同时台湾省经济同比增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这也推动台湾省股指在1977年迎来短期修复行情,但随后再次进入横盘震荡模式。纵观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实体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由于金融体系发展落后、资本市场效率低下,以及全球经济萧条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台湾省股市呈现出长期震荡调整态势。

二。20世纪80年代的复盘:中国台湾省股市的快速增长期

2.1。牛市基础:产业腾飞、汇率升值、居民财富积累

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实体经济起飞助力“虚拟”市场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台湾省经济迎来了工业化转型的重要窗口。为应对石油危机和外需放缓,台湾省当局发布了第六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台湾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工业园区的加工贸易转变为重化工业,包括电力、交通、钢铁、船舶、石化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中最著名的是蒋经国提出的“十大建设计划”,包括建设中山路、核电站、高雄造船、石化等重化工业。与此同时,台湾省经济也在20世纪80年代拉开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改革的序幕。从1955年到1984年的30年间,台湾省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为后来的经济转型和“虚拟”市场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贸易顺差积累大规模外汇储备,台币升值吸引热钱涌入。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湾省基础货币供给与外汇持有量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当时台湾省实行盯住(软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自台湾省外向型经济模式建立以来,长期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省国际收支迅速跃升,外汇储备从1980年的22.05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724.41亿美元,外汇储备大规模增加。1986年,“广场协议”在美国和台湾省的主导下签署,日本当局开始慢慢让美元升值。但事后来看,这一策略并没有缓解台币升值的压力,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本币升值的预期,将国际游资逼入岛内市场。

货币宽松利率的下行趋势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省基础货币大规模推出。除个别特殊年份外,台湾省M2的增长率均在20%以上。在大规模货币供给下,台湾省物价并未大幅上涨,部分原因是现阶段实体经济需求仍处于高速增长区间,吸引了部分新增资金;与此同时,随着汇率改革,利率政策也在走向市场化,高储蓄率叠加下行利率,银行体系流动性外溢,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也为后续资产价格上涨奠定了基础,岛上过剩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和风险资产。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省迎来了“疯牛”。从1985年到1990年,在岛上开设的账户数量从40万个激增到503万个,平均每年翻一番。1987年以来,信用交易中融资融券余额大幅增加,交易热情空前高涨,推动了股市的腾飞。同年,台湾省通过了《证券交易法修正案》,全面放开了对设立证券公司的限制,打破了经纪与自营分离的局面。到1989年底,获准开业的券商从原来的20家激增到373家,现场交易员和券商数量暴增,台湾省股市的流动性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增长。1990年,平台股总市值由1985年7月的3046亿新台币增至77,121亿新台币,股市成交额由1985年7月的118亿新台币增至1989年8月的32,988亿新台币,均创下历史纪录,当年全球股市排名第三,仅次于东京、纽约股市。

2.2、80年代“疯牛”市场复市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台湾省股市经历了6年的“疯牛”行情。从指数的上涨节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波行情:大牛市开始,指数两年上涨超过8倍。1985年下半年,台湾省股市企稳回升,由此开启了长达6年的大牛市。1985年7月底至1987年10月初,台湾省加权指数从530点持续上升至4673点,两年多来累计上升8倍以上。从1987年开始,日本为了遏制经济泡沫,开始收紧货币,导致日本债券市场崩溃,影响波及全球。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叠加了美联储释放加息预期的信号,最终导致美国股市大跌。受此影响,台湾省股市也进入三个月调整期,最大回撤49.93%。

第二波行情:疯牛率先出现,大盘指数突破8000点。/S2/1988年初,台湾省股市投资者情绪再度高涨,两家公司的天平持续攀升,年内将指数推向冲突8000点。从年初的上涨到9月24日的8789高点,这一轮行情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收涨了近3倍(涨幅275.5%),疯牛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抑制过高的投资者情绪,1988年9月,台湾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之后,大盘连续19天收跌,从8789点跌至5615点,跌幅为36.11%。由于股市快速回撤,投资者示威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管理层被迫宣布取消资本利得税征收计划,指数开始触底反弹,但反弹行情未能持续,随后市场指数再次回撤,至1989年初回撤率达到44.6%。

第三波行情:投机情绪蔓延,指数波动加剧,指数极度泡沫化后暴跌。/S2/1988年第四季度调整后,从1989年1月开始,台湾省股指再次上涨,从1989年1月的4873点连续上涨。当时市场充满乐观情绪,点位预测瞄准15000点。然而,完全脱离现实走向现实的市场演绎注定难以维系。随着1990年海湾战争的爆发,80年代台湾省股市的疯狂以12495点的罕见高点结束。史无前例的超级股市泡沫破裂,以创纪录的速度暴跌。之后7个多月下跌超过10000点,到1990年10月1日跌到2485点的底部,累计跌幅接近80%。

综上所述,台湾省股市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股市活跃度和市值规模迅速提升。特别是1985年到1990年,近6年的牛市对市场指数的涨幅贡献了20倍左右。台湾省上市公司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的十年间(截至1990年)大致翻了一番,而台湾省股市总市值在1990年初打破了7.7万亿新台币的历史纪录,峰值直到1997年才被超越。在这场史诗般的牛市中,台湾省投资者的热情近乎疯狂。泡沫破灭前的1989年第四季度,台湾省指数成交额达到3060亿美元,相当于1988年全年成交额,日均成交额超过东京和纽交所之和。1990年泡沫高峰期,台湾省股市活跃交易账户数量激增至500万,已达到台湾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2.3。中国台湾省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和崩溃的原因

如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台湾省股市的牛市得益于工业化推进、本币汇率升值、流动性宽松等基本面因素。同时,以散户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促成了牛市的演绎。最后,在基本面和金融情绪的负反馈影响下,台湾省股市以崩盘告终。

(1)人们狂热地将股市从现实推向现实,估值在80年代末严重泡沫化。上世纪80年代台湾省股市大起大落的背后,巨大的公众热情和高换手率使得台湾省股市与基本面脱钩,迅速成为严重泡沫。到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省市场的上市公司还不到200家,其贡献超过了东京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和。分阶段来看,牛市初期,股市在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下稳步上涨,确实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然而,在88年后的两次浪潮中,市场已经转向由资本情绪主导。1989年底至1990年初,台湾省市盈率保持在50倍以上,高峰时甚至达到70倍,泡沫化程度非常严重。

(2)台湾省地方经济增长乏力,货币紧缩加剧了股市调整压力。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台湾省工业化逐步走向成熟,经济增速呈现内生放缓。20世纪80年代,台湾省经济增长中心从70年代的11%下降到7.6%,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5%。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省当局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浮动汇率。1990年新台币汇率由1985年的39.86元变为27.16元,相对美元升值46.76%。汇率的急剧升值严重影响了该岛的出口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也是台湾省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转型期。1980年,台湾省当局推出货币市场利率,但官方为了降低资金成本,促进投资,不断人为降低利率。这种政府干预必然导致资本配置的扭曲。由于利率过低,大量私人储蓄不愿流入正规金融体系,而正规信贷体系又无法满足过度的资本需求,因此稀缺资本只能给予相对低效的公有企业(类似于国有企业),造成资源配置扭曲。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省学术界和官员意识到利率管制的负面影响,于1989年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货币市场和政策利率立即上升,台湾省金融业贷款利率从1987年初的3.78%波动到1990年初的10.68%。但利率上升直接冲击了资产估值泡沫,加剧了股市的调整压力。

频繁的海外冲击和日本泡沫的破灭加速了台湾省股市的崩盘。如果说岛内的经济基本面已经积累了台湾省股市崩盘的内在因素,那么海外的负面因素就是压垮台湾省股市的“稻草”。1990年初,日本股市崩盘,将全球股市拖入低迷。随后,当年7月,美国股市大幅回撤。国际游资在赚取大量超额利润后离开台湾省,加剧了当地市场的调整压力。同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1990年原油价格创下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让低迷的股市雪上加霜。1990年2月至10月,台湾省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跌,市场指数从12495点跌至一万多点。股市泡沫的崩溃最终波及到整个金融市场,房地产价格也随之下跌,很多被股票和土地困住的企业也陷入了困境。

三。“新时代”——中国台湾省股市对外开放

3.1。台湾省金融开放进程回顾

贸易摩擦叠加救市需求,台湾省外资开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S2/1986年以来,中国台湾省跃升为对美贸易顺差第二大省,美国先后发布《美国金融机构海外待遇报告》,敦促台湾省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为缓解台美贸易摩擦,台湾省开始在证券市场开放上做出让步,外部压力推动对外开放。同时,台湾省也恰逢1990年股市大跌,当时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市场交易情绪陷入低迷。当时台湾省股市投资者结构的特点,如自然人比例大,也导致市场投机性强,股市稳定性差。为缓解贸易摩擦,应对股市大跌,台湾省决定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寻求增量资金对股市的支持。自此,台湾省股市进入了对外开放的漫漫征程。

因地制宜、合理调控、稳步发展、循序渐进的国际化。回顾过去,理论上台湾省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探索历程应该是从1983年开始的,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20年,始终秉承谨慎态度、因地制宜的原则。总体而言,台湾省当局采取的限制和鼓励的国际化政策起到了合理调控和稳健发展的作用,有效推动了台湾省股票市场的成熟进程。按照开放进程,台湾省股市国际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购买台湾省证券投资信托发行的收益凭证间接投资台湾省股市;2)QFII时代:允许境外专业投资机构直接投资台湾省股市;3)国际指数包容扩张期:允许一般境外投资者直接投资台湾省股市,纳入MSCI并逐步扩大;4)全面开放时代:全面开放外商直接投资台湾省股票市场。

(一)萌芽阶段: 从1983年到1990年,允许外资通过资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票市场。以1983年5月26日台湾省当局发布的《证券投资信托管理规则》为标志,台湾省开始允许外资通过证券投资信托募集境外资金,投资台湾省证券市场,外资间接入市。同年,台湾省先后成立了国际、光华、蹇宏、中华四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通过在海外发行受益凭证,让外资间接进入台湾省证券市场。这种境外资金间接投资台股的外资模式,可以看作是台湾省QFII制度的雏形。

对台湾省证券投资信托公司持股的限制逐步放开。1983年5月,台湾省仅限制单一证券投资信托公司投资单一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但未限制所有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整体持股规模;1995年7月,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持股限制开始收紧,并随着市场的成熟逐步放宽。总体而言,证券投资信托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呈稳步上升趋势。直到2000年底,台湾省彻底放开了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的持股限制。

(二)QFII时代: 从1991年到1996年,我们逐步尝试有条件的外商直接投资。1990年2月至10月,受岛内外因素影响,台湾省股市大幅下跌,加权指数从高点12495点跌至2485点,跌幅超过80%。为了救市,台湾省于1990年底修订了《华侨和外国人投资证券及其结汇办法》,并于次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启用QFII制度。此后,海外基金开启了有条件直接投资台湾省股市的新征程。

有条件的外国对台湾直接投资正在谨慎有序地进行。在实施QFII制度的过程中,台湾省始终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逐步放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格、投资额度、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资金汇划等。开放初期,台湾省于1991年只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机构在台湾直接投资,随后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台湾股票直接投资的范围逐步扩大。直到2003年,合格外国投资者的资格限制完全放开。

QFII持股上限也在逐年提高。1993年,台湾省单一合格境外投资者持股上限仅为5%,所有合格境外投资者单一标的持股上限仅为10%。随后几年,QFII持股上限的调整逐渐加快。1999年连续两次上调持股上限,次年又全面放开持股上限,给了QFII足够的持股空间。

(三)国际指数的纳入和扩张期:1996年至2003年,外国投资者资格基本结束,MSCI被纳入并逐步扩大。自1996年起,台湾省全面放开投资者资格限制,符合条件的普通外国投资者可直接投资台湾省股市。不过,交易中投资持股的限制继续谨慎,并逐步放宽。1996年3月,外国投资者对单一公司的总体持股比例的一般上限仅为20%,这一限制直到2000年底才完全放开。但个人持股限制的调整相对曲折,从最初的不受限制到后来逐渐放松,直至2000年12月完全放开。至此,外商资质和持股限制的历史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国际核心指数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台湾省股市。1996年9月3日,中国台湾省股票市场首次以50%纳入MSCI指数。2000年连续两次扩大,6月1日和12月1日纳入比例分别调整为60%和80%。同年,富时罗素指数也将台湾省股市纳入全球指数,台湾省股市的开放进程在此阶段加快。

(四)全方位对外开放时代:2003年以来,QFII退出历史舞台,境外机构投资全面开放。为加快金融改革,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台湾省于2003年9月30日修订颁布了《华侨及外国人投资证券管理办法》,取消了QFII制度,将境外投资分为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FINI)和华侨及外国自然人(简称FIDI)两类。其中,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台湾省证券市场,并完全取消了投资额度和对汇款期限的限制。随着外商投资限制的全面放开,台湾省股市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水平提高,指数扩容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截至2005年5月,台湾省股市已完全纳入MSCI指数。此后,外资成为台湾省股市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台湾省股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台湾省的经济和股市正在走向成熟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股市开放进程的推进,台湾省经济也自上而下开启了以国际化、自由化、制度化为核心的转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向型工业化起飞后,岛内重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型;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外部经济危机对台湾省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很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但随之而来的慢性病开始逐渐暴露。比如,随着岛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优势逐渐丧失;城市化中后期,难以成为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在此背景下,基于全球化不断深化、新兴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大环境,台湾省当局走上了产业升级转型之路。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台湾省的计算机、半导体、数据存储等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台湾省股市的成熟。如前所述,虽然台湾省股市的活跃度和市值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明显提升,但堪比“股票热”的大起大落,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际化的助力下,台湾省股票市场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迅速演变。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0年的20年间,台湾省上市公司数量从不到200家扩大到750多家,总市值超过20万亿新台币,比90年代初增长近10倍。更重要的是,台湾省股票市场在投资者结构、交易特征、定价模式等方面已经逐渐成熟。2000年后,台湾省股票市场成为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代表性成熟市场之一。

(I )投资者结构优化,岛内散户让位给外资和机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MSCI并入台湾省股市以来,外资入场的影响加速。从交易占比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台湾省市场大部分成交额由散户贡献;1996年以来,外资交易占比从2%快速上升,10年后稳定在20-30%。更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引入对投资者交易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岛内散户的挤压效应上,岛内机构的交易份额并未下降,一直稳定在15%左右。截至2019年Q1期末,台湾省股市个人交易者占比仅为59%,较1996年下降30%,台湾省市场投资者结构显著优化。所持股份市值方面,台湾省外资持股比例由1997年的8%上升至2018年底的28%,边际上升的最大份额来自外资机构持股,而岛内个人投资者持股规模逐年下降,其份额逐步向外资和机构转移。

(2)定价模型逐渐趋于价值化。从定价体系借贷来看,2003年是台湾省股市定价均衡的分水岭。2003年以前,MSCI台湾股指与PE走势基本一致,但与EPS关系不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03。但2003年以后,MSCI台湾股票指数和该指数与EPS的走势强相关,甚至与PE的走势反向,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56。从上述对台湾省外资开放进程的回顾不难看出,2003年是台湾省外资开放的关键点。QFII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台湾省外资限制全面放开。此后,外资持有和交易的比例开始迅速增加,即外资的涌入是引导股价回归EPS的重要力量。事实上,这种定价体系风格的转变,也是内在价值的重新发现,是一个定价过程,推动了台湾省股市价值型投资理念的回归。

(三)交易行为成熟,换手率和估值中心趋势下降。与机构投资者相比,资本规模小、长期持股意愿低、日内交易不理性,使得个人投资者常年保持着数倍于机构的换手率,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投资者结构的改善,换手率通常会趋于下降。2000年以前,台湾省全年保持20%以上的月周转率。2005年以后基本降到10%以下,近几年进一步降到5%左右。另一方面,外资流入规模通常与当地市场估值水平成反比,导致整体波动下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市场的非理性涨跌逐渐减少,市场估值中枢呈现下降趋势。

(四)岛内加权蓝筹股和优势产业重估,部分主导定价权逐步向外资转移。除了贡献增量资金,国际化还带来了加权蓝筹股板块和优势企业的重估。在台湾省外资持股快速增加阶段(2002-2008年),台湾省50指数相对大盘持续上涨,而中小股表现普遍较差,以台湾省100指数为代表的中小公司指数相对溢价持续下降。此外,随着外资的进入,本土优势产业或行业持续走强,如半导体、食品等,而一些不相关的产业(如电力、金融)相对较弱。此外,部分板块或个股的定价权逐渐向外资转移。以具有代表性的龙头公司TSMC为例。在国际化过程中,当企业利润提高的同时出现外资流入,股价受益于资本和基本面的双重驱动。然而,外资流入和业绩趋势之间会有分歧。此时业绩影响相对减弱,股价趋于跟随外资流动,甚至出现与短期基本面脱钩。

(5)与海外市场联动关系加强,指数走势有长有短。外资的进入不仅会改变本地市场的交易风格,还会促进台湾省股市与周边市场的相关性。从台湾省股指与美股走势来看,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国内市场与美股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对于外资来说,其跨国资产的布局与全球风险偏好高度相关。当外部市场情绪好转时,新兴市场通常受益于“溢出效应”;然而,当外围波动加大、汇率大幅贬值等风险事件发生时,外资通常会降低风险敞口,导致资本退出。2003年以后,台湾省的市场走势与西方发达经济体基本一致。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幅回撤,指数走势逐渐呈现出“多头空头”的特征。

1.经济增速低于预期;2.海外波动加剧;3.指数扩张低于预期。

本文地址: http://www.fadun365.com/jinrong/103737.html

文章来源:laughing16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置顶
置底